他说:我计算着自己的投入和产出比,明显的感觉到合适。我个人种植玉米40公顷左右,其中有25公顷是坡、岗、平地,白浆土、黄土地,还有棕色蒜瓣土,包括少部分沙土。如果是垄作,有10公顷左右土地产量公顷在10000—20000斤徘徊,旱减产,涝增产,这类地我们很容易就能流转到手里。经过秸秆覆盖后,由于平作保水了,容易耕作了,秸秆有大部分慢慢加入到有机质行列中,产量居然不比那些平地差,个别时候居然有略高于平地无秸秆的垄作地块。”
“这一很神奇的作用和效果,所以我就成了秸秆覆盖模式的推广人。这个模式牢牢的刻录在我骨子里,坚定不移的向我们这个区域所有农民介绍秸秆覆盖是个好东西,投入与产出比,我赚了,占便宜了,至于补贴给我更好,增加收入,不给我,我也照样赚钱。"
"现在我们村和我一起做保护性耕作的农户,对于土质啥的不像以前挑地承包,以前白浆土、黄土地没人要,现在都涨价了,价格和平地比不那么明显了。"
"在这个群里,个人经历不一样,理解也不一样,区域更是不一样,我不知道其它地方什么样子,我知道在吉林省辽源市用这个模式肯定是非常棒的”。
五六年前,他流转白浆土和那些各种跑水跑土的贫瘠之地,非常便宜,最便宜的时候才200块钱千平方米,就是用了秸秆覆盖模式,现在都要650元—900元/千平方米了,还有不少农户把地收了回去,自己免耕宽窄行播种,深松追肥跟上,无人机植保飞防,产量都能上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