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模式"科普工作新的实践探索

日期: 2023-11-02     点击

王贵满 李社潮 黑土地发布 2023-11-01 09:47 发表于吉林

 近几年来中国农业大学吉林梨树县实验站,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梨树模式值得总结和推广"的重要指示精神,重点围绕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作中的"大熊猫",坚持一手抓黑土地保护技术"梨树模式"的科研试验示范,一手抓"梨树模式"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根据农业科普工作的新情况、新要求、新特点,坚持把"梨树模式"的推广普及作为农村科普的核心任务,积极开展推广"梨树模式”科普工作新的探索实践,“梨树模式”科普工作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成果,为在东北四省区推广普及面积超过5000万亩做出了较大贡献。


一、成立黑土地联盟,实行"梨树模式"科普工作组织化。

面对承担"梨树模式"科普工作涉及到多部门,而普及对象农民又处于分散化的状况,做好“梨树模式”推广普及工作,需要各方协同发力、上下连通,首先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形式。为此,在2020年依托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实验站,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吉林农业大学、北京德邦大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梨树县农技推广总站等几十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以合作推广普及黑土地保护"梨树模式”为宗旨的国家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联盟,发挥各自优势,形成科普合力,突出普及重点,携手开展推广,联手致力于加快"梨树模式"的普及应用。在黑土地联盟理事长领导下,通过设立推广基地、开展技术培训、深入田间指导、线上线下解疑解惑、组织专家农民研讨对话、编写录制科普资料等方式,形成普及推广"梨树模式"的新机制;尤其是在东北四省区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建立培育起100多个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梨树模式推广基地,很好地起到了排头兵、带头人、"二传手”的作用,辐射带动上万农户普及应用"梨树模式"。

二、设立微信大讲堂,形成“梨树模式”科普活动常态化。

根据农村科普手段、方式新的变化,为充分发挥专家科普作用,探索利用新媒体,保持“梨树模式”普及工作的经常性、连续性、常态化,从2020年开始,在以基地农民为主体、近500人组成的黑土地联盟微信群,创设开办了开展技术传授普及的新载体一一微信科技大讲堂, 以新方式、新手段把“梨树模式”普及送到农民身边。至今四年来,始终做到了五个坚持:一是坚持围绕普及“梨树模式”这一主题办讲座。在安排讲座课堂内容,始终以传播推广“梨树模式”技术知识、指导服务、做法经验为主线,作为推进科技成果落地的载体,主题突出、针对性强、主线不变。二是坚持讲座不间断。设计提出每年举办讲座大约30期,按照农时季节十个月时间,每月三期,四年多,举办讲座已达130余期。三是坚持老师专家与基地农民“土专家”同讲座。讲座不仅邀请安排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国家队的专家、老师讲、基层科技推广人员讲,还邀请基地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农民"土专家",也成为讲座的主角,先后有三十几位农民登上讲座课堂。四是坚持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有实际指导作用。根据每年、每个季节、每个时期、每个作业生产环节,“梨树模式”普及中遇到的问题与难题,安排讲座交流,寻找传授破解办法、对策,在推广应用上起有了指导作用,受到了听众用户的欢迎。五是坚持精心组织谋划安排,办出高质量。把微信大讲堂作为一项主要工作,列出讲座计划,在邀请每期讲座人员、讲座内容、时间安排,都认真组织、主动协调、细致到位、及时预告,讲座后整理推送,使讲座顺利进行。并且在黑土地发布、以"美篇"形式登发推送,被近十家媒体转发,收听阅看已达30万人次以上。

三、实行评选表彰 ,确立"梨树模式"科普激励制度化。

为了以激励机制推动“梨树模式“的普及推广,黑土地联盟建立并坚持实行“梨树模式”普及推广先进的表彰奖励和“梨树模式”推广应用“土专家”的评定制度,充分调动了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农民推广应用好“梨树模式”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在每年总结中,都对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积极推广普及“梨树模式〞,并取得突出成效的各级科研工作者、农农技推广和企业人员进行表彰奖励,颁发证书。

遴选培养"梨树模式"推广普及农民专家制度,是黑土地联盟科普工作机制的又一个创新,对助力推广应用的和造就壮大更加专业化的推广普及队伍有益的实践。

两年来确定东北四省区四十人为“梨树模式〞农民“土专家”。他们牢记保护黑土地的初心,政治过硬、模式创新、应用规范、技术娴熟、普及先锋,实绩突出,展现出较强的培训示范和带动能力,在应用实践中发挥和展现出"领头雁"、排头兵、指导员、先锋队的突出作用。

四、加强培训指导,推动“梨树模式"科普队伍本土化。

实践证明,“梨树模式”的推广普及不仅要靠科技工作者,培养起一批积极热心传播“梨树模式”的农民队伍,成为当地农民身边的科普人,更是“梨树模式〞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

在推广“梨树模式”过程中,我们坚持一边做好技术推广,一边注意在基地农民中发现、培养成为科普人,给他们吃“偏饭”,确定专家“一对一”帮扶指导,不断提供研讨交流锻炼机会,登上联盟培训课堂,让他们也参与农技科普资料的编写,一批农民脱颖而出,也成为“采他们用现身说法,用实例,更有鼓动力、农户更信服。例如,有的被农民培训机构,聘为保护性耕作培训兼课老师;有主动拍录小视频宣传梨树模式,在多种媒体上传播;长春市九台区农民潘丙国在建立的推广服务梨树模式微信群,也办起科技小课堂,坚持每天讲一课,已连续讲课达一千多天,被誉为保护性耕作"梨树模式"的推广普及师。

 

主办:长春市农业机械化管理局 承办:长春市农机技术推广总站
地址:长春市东荣大路569号  邮编:130032  电话:0431-84727250  传真:0431-84724562  电子邮件:tiantian.zhou@tom.com  
吉ICP备14006028号-1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