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媒体农大 中国农业大学师生推广保护性耕作模式—— 保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

日期: 2023-12-11     点击

《中国教育报》2023年12月5日1版

 编者按:12月5日,《中国教育报》在头版发出大型报道《中国农业大学师生推广保护性耕作模式——保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报道土地与技术学院院长、梨树实验站站长李保国教授带领团队里的老师和学生在吉林梨树驻扎下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梨树重要指示精神,开展黑土保护、推广“梨树模式”的生动实践。该报道由新闻中心、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和《农民日报》共同策划。7月15日到17日,新闻中心联合土地学与技术学院,邀请《农民日报》、《中国教育报》和《新京报》等媒体到梨树实验站采访报道,本次采访报道是学校宣传与文化提升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网对相关报道予以转载,以飨师生。

049ce38c-a760-4101-8fe6-ae793bc0762b.png

本报记者 张欣

黑土藏粮,沃野生金。要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耕地是最重要的基础之一。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就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2020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四平市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地块时强调,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

多年来,中国农业大学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用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用行动保护着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探索总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保护性耕作模式——梨树模式,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缓解了东北黑土地的退化问题。

推广保护性耕作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梨树,流传着一句顺口溜:“捏把黑土冒油花,插根筷子能发芽。”然而,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高强度利用的经营方式导致黑土地水蚀、风蚀加重,加上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频繁机械翻耕使得土壤生产能力严重下降,“肥厚”的土地日渐“瘦薄”。

“黑土地绝对不能这么耗下去!”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说。王贵满是土生土长的梨树人,读书学农毕业后就回到梨树县从事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对家乡黑土地更有着深厚的情怀。

“黑土地保护是个历史性大课题,单靠我们推广总站的人远远不够,必须‘攀高结贵’。”王贵满带着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的同志,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请来几十位专家学者,为梨树土地“问诊”。

为了共同的目标,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李保国教授来到梨树,创建黑土地治理的梨树模式。这种模式通过秸秆全量覆盖、少翻耕甚至不翻耕的方式,在利用土壤的同时,让土壤最大可能地休养生息,保护土壤的可持续性。

在李保国看来,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解决机械短板和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实践中,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周虎和教师提出“秸秆尽量还田,土壤尽量少扰动”。

然而,这却和当地农民的传统观点产生了矛盾。大家认为,自己的地,得时常去地里翻一翻、看一看,不然总是不放心。

“后来,大家形成共识,只要大方向对了,其他的都可以循序渐进。”周虎说。有了原则指导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实现梨树模式持续升级。

建设现代农业生产单元,提高生产效率

“很多农业技术最大的难点就是跟农机不配套”,为攻克保护性耕作的“卡脖子”难题,中国农大师生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科技小院2020级博士生沙野驻扎梨树已有6年,他深知,没有配套农机,就难以大规模推广。于是,沙野和同学开始自学了解农机,在合作社理事长的支持和配合下,自己动手进行农机改造。

谈起这台新农机,中国农业大学国家黑土地现代农业研究院农机研发中心主任研究员苗全说:“机器将秸秆归行机、条带旋耕机和免耕播种机集合到一起,一台机器能完成过去三四台机器的工作,极大减少了农机入田对土地的负面影响。”

解决了生产力的问题,下一步就是如何破解生产关系难题。

为了避免土地空转,不少租地的人只顾短期效益。对黑土地有着情怀的合作社经营者们意识到,想要实行梨树模式,就必须要建立现代农业生产单元。

“规模连片,打乱地界,统一模式,导航作业。”苗全用16个字概括现代农业生产单元的特点,他指出,建设现代农业生产单元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劳动成本。

为此,合作社自费购买工程测绘机器为土地边界定位,承诺农户退社后恢复原有土地边界,在多年经营充分获取农民信任的基础上,实现了230公顷农田连片。

“现代农业生产单元是在原有生产力模式下解决生产关系问题,解决了吉林目前农业人口减少、土地需要集约生产的问题,这种情况在广大华北和南方地区也具有推广意义。”梨树实验站实验师朱宇博说。

开展“双百行动”,传递科学专业知识

2021年6月,“双百行动”正式落地。所谓“双百行动”,即“百名硕博进百家合作社”的活动,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单位的百余名硕博人才派驻到合作社,推行“一对一”实地探究,为农户输送专业知识。

然而,“双百行动”在最初阶段,对初入田地的学生们也不是易事。

“耕种时应该选择封闭式除草剂还是苗后除草剂?”中国农业大学2021级博士生张帅回忆,就除草的问题,学生们和当地农户产生了分歧。

“实践出真知。事实证明,我们用科学方法,除草效果确实更好。慢慢地,大家逐渐接受了我们的方法。”张帅说。

以往,农户习惯于把地种满,一分田都舍不得浪费。对此,中国农大师生提出,调整垄距。

“垄距调整,农机作业效率提高一倍,作物的光照、通风条件也有了改善。”文忱合作社农民姜文忱说,“他们给我们提供了科学指导。自从按照专业的方式方法改良后,种起地来省时省力又省心!”

“这是件‘双赢’的事,我们这里种地年头多的人有的是实战经验,但理论不行。这些硕博人才正好和我们互补,这回既让他们的理论落了地,也让我们学会了科学种田……”说起“上门指导”的研究生,梨树县凤凰山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韩凤香称赞不已。

如今,广袤农田里,处处都有中国农大学生们奔忙的身影……他们依托科技联盟、科技小院、科技示范户,大力推进农业最新科研成果及时转化落地,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农民实实在在的收成,把科研论文写在了大地上。

《中国教育报》2023年12月5日1版

 

编辑:刘铮

主办:长春市农业机械化管理局 承办:长春市农机技术推广总站
地址:长春市东荣大路569号  邮编:130032  电话:0431-84727250  传真:0431-84724562  电子邮件:tiantian.zhou@tom.com  
吉ICP备14006028号-1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