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农机化,再好的耕地也可能荒废

日期: 2022-03-03     点击

来源:中国农机化信息网信息中心 朱礼好

 农业领域人士早就翘首以待的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在2月22日正式发布,不出意外,这次中央一号文件谈的主题仍然是三农,而农业机械的重要性也再次在文件中被专门提及。在第二部分“强化农业基础”中第九款明确指出:

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全面梳理短板弱项,加强农机装备工程化协同攻关,加快大马力机械、丘陵山区和设施园艺小型机械、高端智能机械研发制造并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予以长期稳定支持。实施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优化补贴兑付方式。完善农机性能评价机制,推进补贴机具有进有出、优机优补,重点支持粮食烘干、履带式作业、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油菜籽收获等农机,推广大型复合智能农机。推动新生产农机排放标准升级。开展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

实际上我们稍作研究就会发现,不仅上面一段关于农机的“明文规定”,文件中的很多事项,均离不开农业机械化的支持。

我们知道,早在2020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论"。这是中央基于我国当前一个阶段的国情而做出的高瞻远瞩的决策。 作为农机工作者,我们特别高兴的是,2021年的全国农业厅局长会议上又首次把农机与种子耕地并提,可以说放到了与“两个要害”同等重要的地位。而且,2021年底农业农村部和工信部还首次联合专门召开了农机补短板会议,两部部长和多位部领导同时与会,显示出农机的重要性越来越为国家及部门高层所洞察。

毋庸置疑,耕地和种子确实是事关我国粮食安全和战略发展安全的“要害”,而农机化在本质上则是节约耕地、节约种子并在种子生产环节提高种子质量的,与前两个“要害”并行不悖并对其充分“赋能”。在具体生产环节,种子这个“农业芯片”离不开农业装备去具体实施,如精准播撒、提高播种质量、节约种子成本。同时,从节约耕地这个角度看,又可以利用农业机械提高其产出率和农民的收益率,这又等于变相节约了耕地。

更重要的是,由于农业生产劳动强度大、农民在社会价值链上长期处于较弱势地位,因此,要确保粮食安全,需要足够的国民世代接力愿意去种地种田,提高人们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观意愿。

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机化发展中心学术年会即中国农机化展望大会上,著名农业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国际局局长程国强说,要保护、提升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没积极性再好的田也会荒废;要提升地方政府抓粮的积极性,加强政治责任。诚哉斯言。

在笔者看来,提高种粮(务农)积极性,关键要从两点着力:一是提高种粮的比较收益,二是降低种粮的体力劳动强度。关于第一点,农机显然可以发挥充分的作为。作为科学技术的集成载体,农机可以精量化播种、施肥与撒药,可以有效改善种植农艺,有效提高土地产出率、降低投入成本;在务农人工越来越难找、越来越贵的形势下,利用机械还可以替代与节约人工,刺激更多的人去种地。

而就第二点来说,农机可以发挥的优势就更加明显。人类从原始文明开始,就不断运用并改善工具替代人力与畜力劳动从事农业生产、提升劳动生产率、提升劳作舒适度、降低劳动强度。作为不断发展的科技产品,替代人力、降低人体力劳动强度是农业机械的最本质特征。不然,即使收益再高,也是与省时省力的人之天性相违背的。

因此,可以更加直白地说,只有进行机械化农业生产,才能有效减少耕地荒废与浪费。同样,没有农业机械化,就很难减少耕地荒废与浪费(的趋势)。

在当前的条件下,因为有农业机械助力,我们还可以更好地发挥农机在抢收抢种、防灾减灾方面的功用,譬如我国在过去长达一个多月的麦收,现在从南到北,基本上一个多星期就可以结束,大大减少了因不利天气与气候因素带来的损失与灾害,有效保障农民收益、稳定了农民种粮预期;从国家层面看,则实现颗粒归仓、虎口夺粮,有效保障了粮食安全。

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毛泽东同志说,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领袖的金句充满了深刻洞察和远见卓识。长期以来,农业由于比较收益低,加上又累又脏,导致一段时间土地非粮化、种粮副业化、农业兼业化等现象颇为严重。而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粮食取得了“十七连丰”的彪炳业绩,人民早无需为填饱肚子操心,粮食丰收也成为我国社会稳定与国家战略安全的压舱石,在百年未有之世界大变局下,让我国充满无惧世界风浪的底气。

同样,也因为粮丰食足、远离饥饿多年,让部分人对粮食安全放松了警惕。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在城镇化仍在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仍在加速转移,以及很多农村青年人不愿种田、不会种田的形势下,我国仍须继续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激发农民更愿种粮、更多种粮、更优种粮、种更优粮,培养更多的以使用农业机械为根本特征的新型职业农民,进一步筑牢夯实我国粮食安全的钢铁长城。

主办:长春市农业机械化管理局 承办:长春市农机技术推广总站
地址:长春市东荣大路569号  邮编:130032  电话:0431-84727250  传真:0431-84724562  电子邮件:tiantian.zhou@tom.com  
吉ICP备14006028号-1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