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研究】陈文胜: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趋势与未来任务

日期: 2022-09-15     点击

业 农业行业观察 2022-09-14 21:44 发表于北京

 中国农业发展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再到当前的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由历史逻辑、现实逻辑、改革逻辑的多重叠加,形成了由长期短缺向总量平衡、丰年有余再到当前阶段性过剩的历史变迁,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阶段性供不应求和供给过剩并存所呈现出的结构性矛盾,这是一场从田间到餐桌的深层次、全方位变革,标志着中国农业现代化已经处于战略跨越的新方位。

 


0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农业现代化的主线

 

相当长时间以来,中国农业遭遇供大于求与供不应求的结构性困境,根本原因就在于农产品市场供需不匹配,农业综合效益偏低和市场竞争力不强。党中央适时提出了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举措,并将其作为农业农村工作主线,主要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主攻方向是提高农业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总体要求是促进农业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对此,党中央提出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走质量兴农之路,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一年的2018年,被确定为“农业质量年”,全面唱响了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主旋律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中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充分发挥市场对结构性调整的决定性作用,推进品牌认知、品牌营销、品牌推广,突出“优质优价”以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并将品牌建设与“三区三园”建设、绿色食品等产品认证紧密结合,进一步明确了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以突出“特色”优势,有力地优化了农业资源要素配置与农业区域结构。

实施的“互联网+”农产品出村工程,推进了“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使现代科技成为改造提升传统农业的加速器,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在乡村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加快了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拓展了农业的多种功能,促进农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

实施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动、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东北地区秸秆处理行动、农膜回收行动和以长江为重点的水生生物保护行动等“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提前实现了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从而支撑了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02


绿化化、品牌化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大趋势

 

按照“产业兴旺”的要求,从根本上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对优质农产品的各种需要,其中突出解决农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

党中央提出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夯实粮食生产能力和农业基础,突出优质、特色、绿色,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动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因此,以市场需求为核心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由注重数量增长向更加注重质量要求转变、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由政府直接干预价格向市场决定价格转变、由单纯粮食安全战略向多重战略目标转变,从而达到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加快农业体制机制创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绿色化、品牌化就成为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趋向。

与传统小农注重自给自足、大规模农业注重产出数量不同,绿色化、品牌化根据市场需求精准定位产业、选择产品的生产方式,其出发点是要解决农产品市场供需匹配问题,从而成为农业现代化的有效推手。

绿色化、品牌化的立足点是以不同区域的农业资源禀赋的特色化为前提,优化农业生产力的区域布局,引导农产品因地制宜集中优势发展,避免区域农业同质化恶性竞争,从而成为农业现代化的着力点与突破口。

绿色化、品牌化的落脚点是从经营农业品种品牌出发,与区域气候、土壤、水质条件相适应形成各具特色的品种格局,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从而成为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03


 释放改革红利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

 

作为全球人口大国,中国的饭碗任何时候都必须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党中央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因此,推进农业现代化就要求以制度供给为动力,破解农业发展转型瓶颈,化解政府与市场关系不平衡、市场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的问题,以制度变革释放改革红利,畅通农业供需通道,激活市场活力、要素活力、主体活力,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然是当前和未来农业现代化的主攻方向。那么,就需要以破解农业供需在结构和体制上的矛盾为主线,以市场需求和质量要求为导向化解农业发展数量与质量不平衡、质量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以农产品区域品牌为战略化解农业生产的规模与效益不平衡、效益实现不充分问题,以有效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规律和品种、质量要求,破解同质竞争和“高库存”困境,调优产品结构、调绿生产方式、调新生产体系,从而优化农业供给结构和资源配置,推动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转型升级,农业供给不断满足需求的变化,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由“以量取胜”的低端路线向“高品质、高附加值、高盈利”的品牌路线的跨越,使农业成为支撑乡村振兴的美好产业。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研究院院长,《中国乡村发现》主编)

主办:长春市农业机械化管理局 承办:长春市农机技术推广总站
地址:长春市东荣大路569号  邮编:130032  电话:0431-84727250  传真:0431-84724562  电子邮件:tiantian.zhou@tom.com  
吉ICP备14006028号-1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